当前位置:首页 > 展览大观 > 基本陈列
第七单元 隋唐宋金
作者:庄浪县博物馆宣教室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5-12-11 15:36

隋唐时期,全国统一,政局稳定。隋设陇右牧,唐为牧监区,庄浪为牧马之地,出土文物较少,但非常珍贵,有隋代虎符和唐代铜镜佛教造像等文物。宋金时期在庄浪历史上是比较辉煌的时期,北宋刘沪筑水洛城,南宋吴抗金,金代设通边县、水洛县。庄浪居秦(天水)渭(平凉)之间,军事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大量墓葬文物、钱币瓷器窖藏文物、佛教文物的出土发现,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佐证。

QQ截图20160119153744.jpg

1974年阳川乡曹家塬遗址出土14枚。虎符大小相同,青铜铸造,外施鎏金,立虎状,均为左半,高5厘米,长7厘米,重50克。虎符正面为阴刻小篆“某某府”,虎符背部阴刻小篆“某某卫铜虎符之几(数字)”,另一面阴刻楷书“某某卫”和“某某几(数字)”两行各三字。胸部的十字形对榫是合符验证的标志。

虎符是古代军事调遣,命令传达的重要信物,中分为两半片,右半在君主或统帅处,左半由执行征、防任务的统兵将领保存。虎符实际上是军事最高指挥权的物证。

QQ截图20160119153822.jpg

 

QQ截图20160119155614.jpg

 

2005年9月水洛镇二郎山释迦院塔地宫出土。灰砂岩质,通高90厘米,长100厘米,宽65厘米,重约400公斤。石棺由棺座、棺身、棺盖三部分组成。通体施黑彩,上刻佛像,武士,花卉等图案纹饰。有纪年铭文122字,详细记载了北宋元元年瘗埋佛骨的经过。

 

QQ截图20160119155639.jpg

 

 

宋金时期是中国瓷器制造的辉煌期,特别体现在人们把造型艺术与使用相结合,生产出精美绝伦的瓷器。相继出现钧、汝、哥、官、定窑五大名窑。瓷器在釉色、花纹、器型方面千姿百态,各有特色。1975年水洛镇寺坪塬遗址出土金代窖藏瓷器63件,主要有江西景德镇窑,河北定窑、磁州窑,陕西耀州窑瓷器,造型精美雅致,色莹润,是研究宋金制瓷工艺技术和宋代水洛镇商贸经济的珍贵资料。

 

QQ图片20160217155519_meitu_16.jpg

1975年水洛镇寺坪塬遗址出土。高7.2厘米,口径19.7厘米,底径5.8厘米。碗呈大敞口,斜腹微弧,小圈足。内壁印婴戏纹,手法细腻,表现孩童娇憨之态,生动传神。青白釉晶莹润泽,质感如玉,胎体细薄。釉质,器型均达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是景德镇窑巅峰时期的作品。

QQ图片20160217155607_meitu_17.jpg

景德镇窑影青釉六曲葵口碗:

1975年水洛镇寺坪塬遗址出土。高4.4厘米,口径11.8厘米,底径2.6厘米。六瓣葵口,腹壁斜直,小假圈足,平底。青白釉晶莹润泽,质感如玉,胎壁细薄,足底露胎。为景德镇窑影青代表作。

 

景德镇在唐代以制瓷闻名于世,宋元时以烧制青白瓷著称于世,堪称天下第一窑。青白瓷创始于五代,至北宋中期烧制技术成熟,南宋以后走向衰落。青白瓷又称影青,映青,隐青,印青,釉色介于青白之间,因青中泛白,白中闪青而得名。青白瓷质薄,透明度高,釉色晶莹,色泽如玉。青白瓷器型种类繁富,装饰有刻花、印花等。图案构思精巧,丰富多彩。

 

QQ截图20160119154413.jpg

 

宋代陶模陶范

1990年5月水洛镇寺坪塬遗址出土。泥质红陶,共计150余件,其中陶模79件,陶范41件,分人物、动物、建筑构建、窖具等四大类。刻画制作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是研究宋代陶塑艺术、民俗文化和戏剧文化的珍贵资料。陶模陶范是为儿童制作的玩具,图形多取材于历史故事、戏曲作品、神话传说、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吉祥图案等,形象生动活泼,简洁朴实。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第六单元 魏晋南北朝
下一篇:第八单元 元明清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