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庄博资讯 > 庄博动态
南开师生助力庄浪文物、石窟数字化 一亿像素留住文物呼吸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7-11 15:25

从2022年7月2日开始,利用两周的时间南开大学文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庄浪实践队与庄浪县博物馆合作,开展“时间样本·乡村振兴”三维影像志项目,以前沿技术助力庄浪县文物数字化。

本次工作的重点是庄浪县博物馆馆藏文物和庄浪周边历代石窟。庄浪县博物馆属国有综合历史类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主体建筑为框架结构,共五层,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总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陈列展览面积2700平方米。基本陈列有《庄浪历代文物展》和《翰墨春秋书画展》,其中《庄浪历代文物展》展出馆藏陶器、铜器、石器、玉器、瓷器等各类精品文物406多件(套);《翰墨春秋——庄浪馆藏古代书画展》展出从清代至建国初期书法、绘画、法帖、拓片等名人书画92余幅。

在博物馆,团队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全景VR相机和一亿像素中画幅相机等设备采集数据,操作时无需补光,无需触碰文物,最终产出激光点云数据,360°全景VR视频和高清静态图片,为文物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可视化呈现。抢救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探索先进技术服务地方的路径。通过对文物进行高精度、非接触式的采集,建立完整的数字化档案,为数字化保护、研究及展示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完整真实地记录和保存文物的遗产价值,维护了文物安全,并推动其遗产价值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5b5eeba4c3c1337217784832d9a044c8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52e1bc8c119a85b169bdb39218484467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甘肃省庄浪县地处陇东扼要,在古代长期是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交界之地,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同时也是甘肃石窟大县,境内古代石窟资源丰富。石窟寺主要分布在庄浪县东部关山林区,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云崖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崖石窟及紫荆山、陈家洞、吴王坟山、关山天池朝那湫等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

dd9f7808ddd1136c477c52143af9f249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85c3416937f803396c24559949601cb3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7d0989e87d58b959f28cff2aab875952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炎炎夏日,团队由中心教师冯欢带队,县博物馆负责人张建军馆长陪同,七名成员分别来自历史学院、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环境科学学院、物理科学学院和经济学院,分别负责三维激光扫描、全景VR拍摄、静态图片拍摄、记录整理等工作。

0d97ee8fa59b0a12d21cdadb440ab087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da677c110c336c7ae1cd44429cd7d7f1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157ebe22dedb48c44553a590d327d1b8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历经岁月侵蚀,石窟里的壁画和佛像非常脆弱。“有些壁画已斑驳不堪,稍有大意就可能造成破坏。”张建军馆长说,每次在洞中安放测绘仪器设备时,科研人员都倍加细心。因保护需要,许多石窟并未开放,风、光线及呼吸时产生的二氧化碳,都会对洞内文物造成破坏。每次进洞,必须严格控制时间,接电、架灯、拍摄都得抓紧。

38e6168592c3689236dfff3376b4a60b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团队师生采集了云崖寺1号、2号、3号、4号石窟、竹林寺1号、4号石窟和三教洞的数据。年代上至北魏,下至明代,跨度千余年。其中竹林寺1号窟位于峭壁上,需要攀爬云梯、用吊索运输设备,才能开展作业。中心教师冯欢与成员刘其远在面积不足三平方米的空间内连续工作,上午进窟,对三尊宋代造像进行全方位扫描和拍摄,工作到下午三点扫描完毕顺利下窟。

f30e67053b66558904de601e39d94d4d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1f9d6f71cb4a817d310b009a99787679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如何在时间的流逝中留住历史,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项目过程中,庄浪地区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得到了生动而直观的呈现。历史资源活化在前沿技术辅助下充满可能性。

ad3424fe1ab94427fef094c5cf92eed0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兴龙寺位于庄浪县通化镇,又名佛崖湾,在历史上是很有影响的石窟古寺,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年的雄伟壮观的古窟寺院尽皆遭毁,现发现的六处石窟,保存完好,保存下来的四块古石碑文字清晰可辨,据当地老年人回忆,在六十年代前,是闻名大西北的辉煌古寺,当时有20余处石窟。六十年代修建水库,施工时石窟被埋在深土中。

0a24c44fb8a32b1f583404414656fc0e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d06b4f52b4ccb60372e2424c7a98fa13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团队成员,环境科学学院本科生高鑫博表示:“亲眼见到众多文物遗迹令我大受震撼。我了解了庄浪的过去,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富而珍贵的遗产,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保护它们,这坚定了我的文化自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庄浪县博物馆党支部开展“追忆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篇:南开大学文学院赴庄浪实践活动闭幕式暨庄浪数字博物馆服务学习基地揭牌仪式在庄浪县博物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