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6日,为了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庄浪县博物馆邀请王克生老师做了题为《博物专业与国学常识》的专题讲座。此次报告由张建军馆长主持,我馆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讲座。
王克生,笔名尘隐,庄浪县水洛镇人。庄浪一中退休高级教师,其教育、治学业绩入载《中国教育二十年·甘肃优秀人物卷》。现任《庄浪文艺》《庄浪文史》《庄浪史志》编辑、撰稿人,县政协《庄浪文史》特约研究员;县人大常委会专家咨询团委员;庄浪县诗词学会顾问。被授予平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平凉名师”、甘肃省“园丁奖”优秀教师。撰写并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和散文二百馀篇;创作诗、词、曲、赋凡千二百首(篇),各类各行业对联千馀副,获庄浪县首届紫荆文艺奖“突出贡献奖”。出版专著《古今人物》、《陇上柳诗稿笺注》、《陇上柳诗草笺注》、《庄浪金石文勘点考注》(《庄浪金石》)、《〈新菴公文集〉校点笺注》等。

报告伊始,王老师首先从“国学”与“国学常识”的概念辨析开始讲起,详细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接着就博物专业的缘起及演变过程做了详细的梳理,王老师从《尔雅》讲起,直至近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之“博物”,言简意赅,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博物”的发展演变史。

接着,王老师就博物馆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做出来概述,强调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做到名物、训诂。旁征博引,列举了大量文字生僻、但是文物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文物,诸如柷敔、斝、觥、簠、卣等来说明名物的重要性。并且强调研究文物不能局限于某一面,要有宽阔的视野。

最后,王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研究金石的切身体会,引经据典,列举了大量例证来说明了解国学常识,是今人研究前人之饮食、建筑、服饰、称谓、科举、碑刻、法帖的必由之路。王老师字字珠玑、言语风趣幽默,常以有趣之事物言明深奥之道理,让我们在认识到国学常识对文物工作者的重要性。
张馆长对王老师的讲座做了全面的总结,称赞王老师以古稀之高龄,仍旧孜孜不倦于学术研究,是我等学习的楷模。张馆长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学习和思考,充分发扬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久久为功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甘公网安备 62082502000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