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神奇的关山大景区,山峦叠嶂、峰岭回环、林海茫茫、山深林幽、晨钟暮鼓,溪流萦绕、连绵百里,分布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在庄浪县境内涵盖20多万亩关山林区,横跨韩店、郑河、通化、永宁4乡镇。在庄浪关山大景区范围内不仅有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其间还镶嵌有云崖寺、陈家洞、葛家洞、兴龙寺等文物古迹和朝那湫等风景名胜,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
早在一千多年前,庄浪先民就发现并开发了这块风水宝地,在这块尤如人间仙境般的神奇土地上,创造了巧夺天工的精美艺术品,历经岁月沧桑和风云变幻,见证了庄浪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物证,反映了古代先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聪明智慧,是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了使观众在游览观赏关山大景区优美自然风光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和感知庄浪古代劳动人民创造遗留的历史文化遗产,庄浪县博物馆精心策划,多方收集资料,筹办“关山大景区文物摄影图片展”,2016年7月19日在博物馆四楼临时展厅开展,旨在宣传和展示庄浪关山大景区内遗留和发现的珍贵文物瑰宝,进而激发广大观众热爱庄浪,建设美丽新庄浪。
(庄浪关山大景区文物摄影图片展)
(云崖寺石窟,又称主山白云洞。位于庄浪县韩店镇郭漫村东,距庄浪县城28公里。云崖寺石窟群初建于北魏、经西魏、北周、宋、元、明、清诸代,遂形成了以云崖寺、红崖寺、竹林寺、大寺、西寺、乔阳寺、金瓦寺、佛沟寺等八大寺以及三教洞、木匠崖、殿湾、店峡等石窟群,总计有洞窟99个,石造像25尊,泥塑像128尊,壁画60平方米。)
(陈家洞石窟,又名龙眼山石窟,位于庄浪县城东北30公里通化乡陈堡村东北2.5公里龙眼山崖壁上。石窟分布在长100米、高60米的悬崖峭壁之上,共有洞窟9座,利用天然崖坎,以石条、土坯砌墙建洞而成。原有明、清的泥塑和彩绘,在清代同治时期和文革时期,遭到毁灭性破坏。据现存文物及史料记载,陈家洞石窟开创于北魏晚期,历经唐、明、清历代修葺,规模宏大。)
(朝那湫,又称桃峰天池或关山天池,位于庄浪县郑河乡上寨村东北湫头山。由前湫和后湫组成,前湫状如卧蚕。后湫形似弯月,湫池形状酷似一个大写意的太极图。)
(葛家洞石窟位于庄浪县永宁乡葛峡村东北,距庄浪县城29公里的关山深处,与陈家洞石窟隔山南北相望。有洞窟4座,均为方形平顶窟。在石窟最高处为太上老君庙龛,上残存明代风格泥塑像两尊。)
(紫荆山,位于庄浪县水洛镇西关村二郎山西南余脉上,位于县城中心位置。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貌呈狭长三角形。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山体西侧遍植紫荆树,每年四月,紫荆花盛开,香溢全城,紫荆山因此而得名。)
(吴玠墓位于庄浪县水洛镇崖王村西100米坟山梁半山腰较开阔的平地内。墓地坐北面南,分布面积2万平方米。吴玠墓北面原为一片缓山坡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因修建水平梯田,原始地貌发生很大变化,墓地现为二级水平梯田。)
(兴龙寺石窟原称红崖湾石窟或佛崖湾石窟,位于庄浪县通化乡中庄村北1.5公里水洛北岸断崖上,距庄浪县城35公里。石窟开凿于座北面南形似麦垛的独立山峰上,当地人称兴龙山。)
(张建军馆长陪同参观庄浪关山大景区文物摄影图片展)
(游客参观庄浪关山大景区文物摄影图片展)
(游客参观庄浪关山大景区文物摄影图片展)
“庄浪关山大景区文物摄影图片展”,是在庄浪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梯田产业强县、打造旅游文化名县”的工作思路以及打造庄浪关山大景区的精神下举办的一次“文物与景观、生命与自然”为展览主题的新的展览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庄浪关山大景区内发现以及遗留下的珍贵文物,进一步增强观众对关山大景区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体现了自然景观与文物遗址的完美结合。
本次展览共分为“陇上名刹——云崖寺”、“石窟瑰宝——陈家洞”、“葛仙遗迹——葛家洞”、“丝路遗珠——兴龙寺”、“关山天池——朝那湫”、“千年道观——紫荆山”,“忠魂归处——吴玠墓”七个单元。每一单元有外景、内景、建筑、文物等图片和基本情况、文物遗存等说明文字,共精选摄影作品八十多张,可谓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青山不语为大美,关山大景区是庄浪人的财富,也是世人共同的财富,通过本次展览,带给您的不仅仅是一次精神愉悦和视觉享受,更是一次对关山大景区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展示。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