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那一片生机的景象便随之来到四面八方,刚刚过去的春节已是历史的一抹淡淡墨香。人间三月好春光,让我们跟随时间的脚步,回顾庄浪县博物馆“龙腾盛世 博动陇原—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领略我馆独具魅力的春节文化大餐。
(1)积极响应文件精神 强化服务意识
春节期间,我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等,按照国家文物局《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的通知》,结合省文旅厅“百日千场”文化活动、省文物局《全省博物馆文化传播服务优化提升工作方案》等,充分利用博物馆藏资源,结合精品展览和特色活动,以“十五个一”活动为载体,打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博盛宴”,在春节期间接待1.8万名观众,迎来了红红火火、喜庆祥和的节日参观高峰。在此期间,庄博开展了“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50余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主题展览丰富多彩
作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博物馆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春节期间,我们在开展好常设展览的同时,在博物馆一楼门厅举办《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图片大联展》,在一楼书画展厅展出《水墨机缘 丹青流韵—平凉市博物馆馆藏“陇东四家”书画展》,利用微信公众号以线上展览的方式推出《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图片大联展》《水墨机缘 丹青流韵—平凉市博物馆馆藏“陇东四家”书画展》《藏在庄博里的龙》《庄博馆藏精品文物图文赏析》四大线上展览,让人们足不出户地欣赏文物,了解民族文化,拓展自己的眼界,更让那些受地理因素限制的人,同样获得了欣赏文物的机会,对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备受群众青睐,线上点击量达到了两万人次。
(3)寓教于乐—开展青少年主题社教活动
庄浪县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教育场所,更是面向公众和广大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基地。为此我们在寒假期间,紧紧围绕“龙腾盛世 博动陇原—博物馆里过大年”这一主题推出以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主,学生动手制作参与的春节社教系列活动。社教活动得到了馆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县融媒体中心的极力配合,同时也在线上各平台的发布下得到了大量的关注与转发。活动共开展六期,每期活动参与者至少30人,年龄都在6---15岁,以亲子互动为主。
1、2月2日小年上午,组织开展“龙腾盛世 博动陇原—博物馆里过大年春节系列活动”之“喜迎新岁 巧手传福”福字挂饰制作主题社教活动。福字制作活动不仅锻炼了小朋友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小朋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
2、2月11日,开展“龙腾盛世 博动陇原—博物馆里过大年春节系列活动”之“巧手竹编迎新年·非遗文化用长青”非遗竹编画DIY活动,与孩子们一同打开了新年美丽画卷。小小竹编画,焕发艺术新活力。本次活动弘扬了中华传统的非遗文化,同时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创作能力。
3、2月12日,开展了“龙腾盛世 博动陇原—博物馆里过大年春节系列活动”之“童趣毛球画 粘动好时光”主题社教活动,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迎接新的一年!
4、2月16日,在新春佳节期间,我馆特选取敦煌莫高窟藻井纹样开展“龙腾盛世 博动陇原—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之“金丝婉转巧作笔 点蓝成画掐非遗—掐丝珐琅体验社教活动”,引领青少年踏入精彩纷呈的掐丝珐琅画世界,品味金丝古韵,领略非遗之美。
5、在元宵佳节来临之际,为了丰富游客春节期间文化娱乐活动,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我馆特举办“妙手生花·喜迎元宵”元宵节扭扭棒莲花灯手工制作社教活动。小小的灯笼,传递着对祖国、对亲人、对朋友的祝福,既萌发了孩子们的节日情感,也让年味儿更浓了。
6、2月24日晚上,庄浪县博物馆在紫荆山公园举办了“喜迎元宵·乐猜灯谜”元宵节主题灯谜活动。本次活动共出了500道谜题,参与群众超过1000多人,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四)文化润泽—流动博物馆进社区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而博物馆是城市文化代言人。我们推着文化的手推车,穿越繁华的街巷,走进了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社区。在这里,我们用历史的镜头照亮当下,用文化的画笔描绘邻里间的情感。社区不再只是居住的地方,更成为了文化交融的舞台,人们在这里感知历史的厚重,感受生活的温暖。
春节期间,庄浪县博物馆积极开展“四进”活动,历时一周,走进幸福社区、西街社区、南城社区、新北社区,积极开展讲解与咨询服务,展出了馆藏《历代文物精品展》以及《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图片联展》流动展牌60余个,发放宣传册页2000余份,赠送展览书籍200余本,丰富的展板内容吸引着过往的民众前来观看,大家或聚精会神地倾听,或驻足观看展板内容,时不时与工作人员交流互动。通过讲解员热情耐心的现场讲解,市民们亲身感受到了庄浪的历史文化底蕴。
(5)车载历史文化 畅享文博魅力——博物馆主题公交车备受瞩目
为了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让更多的市民群众在不经意之间就能感知博物馆力量,拉近与博物馆的距离,感受家乡厚重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庄浪县博物馆与公交公司合作,“流动的博物馆”在庄浪新老城区闪亮登场。“流动的博物馆”1路公交车车身以红色为主,展示了代表庄浪悠久历史的各类等级文物共十八件,将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于历史的追崇直观地呈现给庄浪新老城区市民乘客,也为广大市民走进博物馆提供了便捷指引。
(六)文化惠民—翰墨飘香送春联
妙笔生花送祥瑞,翰墨留香迎新春。春联是具有中华文明独特性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新春佳节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为弘扬这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喜庆的春节氛围,2月5日,庄浪县邀请书法家协会会员,在一楼大厅举办了写福送春联活动,共送出春联和福字300余幅,吸引观众达400人次。
书法家们挥毫泼墨,笔走龙蛇,把暖暖祝福融入字里行间,一幅幅充满美好祈愿和祝福的春联,或寓意家庭美满,或寓意生意兴隆,或寓意身体健康。此外,书法家们还应群众要求,为大家题写定制龙年福字和春联,市民们围绕在书法家身旁,静静地欣赏,不时讨论着各幅春联蕴含的吉祥寓意。大家拿到写满美好祝愿的福字和春联,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整个活动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七)汇文博力量 展文化形象——精品文物线上视频推介
春节期间,博物馆立足本馆实际,推出了“庄博在线”线上展系列讲解视频,希望能提供令大众满意的文化服务。我馆讲解员亮相视频号、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平台,讲解“庄浪历代精品文物”。通过虚拟展览平台,结合展厅的精品文物,将古老厚重、有生命力的文物故事娓娓道来。此次线上展主题视频帮助观众们多角度感受“近在咫尺”的博物馆,让“一脸严肃”的博物馆更接地气了,观众朋友可以足不出户领略庄浪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庄浪县博物馆馆藏的精美文物。视频观看量近1万人次,观众互动50余条,粉丝粘性大大增加,庄博“朋友圈”日益活跃。
(八)感受历史沉淀 领略文化魅力——宣传海报推陈出新
让文物说话,让文明传承,我馆在春节期间特遴选部分精美文物,深入挖掘文物所蕴含的时代价值,精心设计了系列宣传海报,为了引导性和宣传性,将海报摆放在博物馆人流密度最大的主入口处。这组海报每一幅都印有庄浪县博物馆的标志,彰显了我馆的优秀历史文化。海报的设计简洁大方,画面的配图使用了与馆藏文物相关的元素和宣传标语,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力量,让人民群众感悟了中华文化,享受了美好旅程,共享了文化发展成果。
(九)观文物 铭历史 触摸文化脉络—精品文物图文赏析
庄浪县博物馆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博物馆,馆内珍藏着许多极具价值的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庄浪县文化的瑰宝。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庄浪县的悠久历史文化,春节期间,我们特别策划了“庄博精品文物赏析”栏目,并分成八期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选取了庄浪县博物馆的一些代表性以及和龙相关的文物,以海报的方式图文并茂为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赏析。通过这些文物的展示,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庄浪县的历史文化。每一件文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它们见证了庄浪县的历史和文化,是庄浪县的骄傲。
(十)优化场馆环境,提高观展体验
寒假以来,我馆结合寒假参观热潮,积极开展博物馆环境提升工作。一方面对场馆内的照明设备、休息区、标识牌等设施进行检查及日常维护,确保其正常投入使用,保持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春节期间浓厚的节日氛围,让观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新年到来的欢乐和喜悦,我馆对展厅进行了装饰布置,以最佳效果烘托出春节的喜庆氛围。大红灯笼,宣传灯箱,张灯结彩,充满浓浓的新春气氛,为博物馆增添了第一波“年味”。
(十一)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文物安全
为加强春节文物安全工作,营造安全祥和的节日氛围,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我馆开展了展厅文物展品安全检查以及隐患排查工作。检查了三个常设展厅内的文物展品本体情况、说明牌、展柜卫生情况等,及时更换了展陈时间较长的展品,提升了观众的观展体验感,同时认真记录检查情况,及时排除了存在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