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是古代先民留在大地上的史诗,是镌刻石头上的无言史书,是研究庄浪本地历史文化和乡村民俗的重要资料。我馆在前期的勘察中发现不少碑刻存在损毁和消失的危险,记录和保护碑刻已刻不容缓。近日,听闻卧龙镇魏山村有碑刻一通,庄浪县博物馆高度重视,根据当地老百姓的指引,我馆业务人员于10月30日实地踏访找寻,一行人不辞辛苦,几经波折,最终找到了这通清代的墓碑。
这是一通道光二十年刻立的墓碑,碑首呈圆形,其与碑身浑然成一体,有底座。碑阳之额用篆书刻“皇清”二字,碑身用楷书刻“先考邑廪生应天府君之墓表”十二字。碑阴之额用篆书刻“山高水长”四字,左右两侧均有龙纹相呼应,其下用楷书刻有墓主人琴亭魏生前之事。举孝廉辞而不就,闻名师而前往学习等事迹。
赵贡玉是本墓表撰写者,他是庄浪五进士之一的文化名人,此文简洁而概括,生动而传神、文采飞扬、堪称佳作。值得后世学者研究学习。此墓碑虽长期遭受风雨的侵蚀和阳光的暴晒,但碑刻字迹依旧清晰可见,只有小部分字迹漫漶不清,难以辨认。其书法艺术价值非常高,书法布局匀而不密,规范而不失法度,具有清代馆阁体的浓郁特征。
庄浪地处古丝绸之路上,碑刻文化相对繁荣,这通碑刻未被文化学者发现,因此《庄浪金石》一书中也没有收录,2020年庄浪县博物馆在碑刻调查中也没有发现。直到今天,才发现了这通碑刻。正值全国第四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之际,属于新发现文物,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