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至20日,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甘肃省博物馆承办,甘肃省博物馆协会和甘肃省文物商店协办的“甘肃省文博单位专业人员玉器鉴定培训班”在兰州开班。为了进一步加强庄浪县博物馆玉器文物鉴定力量,提升专业技术研究水平,有效推动文物征集、管理、保护、研究等工作,我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李晓斌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次培训班是在甘肃省博物馆举办的“让文物活起来”系列展览“触目皆琳琅——甘肃古代玉器特展”开展期间举办的“以展带训”的务实之举,邀请了全国九位著名专家学者为学员们进行系统全面授课,老师们通过对各时期玉器特点、制作工艺、玉材及玉矿遗址等方面内容进行详细阐释,全面梳理了中国古代玉器从新石器时期至明清的发展脉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古人云:“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只有从实战出发,落地实战,才能将知识学深悟透。为了让参训人员更好的掌握鉴定方法,授课老师通过现场文物展示,让参训人员切身体会到玉器不同产地的籽料、不同玉石之间的区别。对于参训人员扎实掌握玉器的鉴定评估方法大有裨益,提高了艺术鉴赏力,增强了培训实效。
博物馆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是看得见的民族精气神,是摸得到的文明根与脉。
作为文博工作者,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玉器史这部“活生生的史书”,使我们深深感知到中华文明的博大和深远,认识到中华文化研究的重大意义以及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必然。它也将更好地激励我们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守护、传承好悠悠历史,讲好庄浪文物故事,展现庄浪文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