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博物馆以收藏、陈列、研究文物为立馆遵旨。重视藏品数量与质量,关注藏品地域性文化,充分利用新时代宣传方式为历史文化发展与繁荣而努力。从2022年开始,庄浪博物馆通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向广大民众宣传《庄浪县博物馆文物征集(捐赠)实施方案》,通过博物馆业务人员的不懈努力,至2023年5月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给庄浪县博物馆文物捐赠古代石器、契约文物200多件,近现代书画、印章、摄影作品等400多件。
陈志明先生捐赠石斧
2023年3月27日,杨河乡马阳洼村陈志明先生向我馆捐赠一枚石斧,据说是十多年前在自己的地里干活时发现的,随着网络的宣传和自己的琢磨,觉得捐赠给博物馆才是文物最好的归宿。
党晟先生和杨爱红女士捐赠打字机、汽灯
2023年3月份,党晟先生向博物馆捐赠打字机一台,杨爱红女士捐赠汽灯一台,打印机和汽灯都是20世纪70至80年代的老物件。
县内外书画家捐赠书画作品百余幅
2022年至今,在县博物馆业务人员奔走和辛苦努力下,联系县内外书画家捐赠书画100余幅,如张力学、杜东海、柳富有、柳葆、张嘉科、柳沛明、王宗良、徐光祖、马社弟、崔春林、杨文忠、徐选林、何兴荣、刘尚孝、崔振世、万家墨、魏藏玺、刘发润、刘静河、王赟、叶剑、史芳芳、张伯学、邵晓宽等为我馆捐赠了的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
书画捐赠者为家乡文化事业发展繁荣“增砖添瓦”,是新时代家乡文化建设的楷模。还有南湖镇李太安捐赠了自己收藏多年的杜友房《花鸟四屏》,平凉市人社局李令德向我馆捐赠了自己爷爷李应中的书画作品和个人藏品,县文化馆退休职工李新民、庄浪一小副校长丁仝捐赠了县博物馆第一任馆长丁广学的书法作品和印章,这种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种关爱文博的情怀,应该发扬光大。
胡学明捐赠《千字文》篆刻作品
胡学明是文旅系统的职工,也是庄浪的篆刻家,历经30年完成《千字文》篆刻作品251方。最后全部无偿捐赠给庄浪博物馆,他认为博物馆是这些印章最好的收藏之地。
庄浪籍摄影家捐赠摄影作品
庄浪县摄影家协会为县博物馆捐赠庄浪籍摄影家创作的摄影作品200多幅。
东关村村民王栓成和退休教师蒲占学分别捐赠契约文书
水洛镇东关村村民王栓成和退休教师蒲占学分别向我馆捐赠契约文书37件和23件,这些契约文书多是清代至民国这一时期,弥足珍贵。县博物馆的老职工刘继涛,在《契约千年——陇东买地券契约档案文物展》办展时,将自己收藏的107件土地契约及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各类票据全部捐赠给县博物馆。
幸逢盛世时光,庄博人不负韶华,赓续先贤遗风,以收藏为立馆之要,强馆之基,活馆之源。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庄浪博物馆在此对关注家乡文博事业发展的各界文物捐赠者表示诚挚地感谢!诚邀具有文博情怀的社会各界人士,奉献爱心,捐赠文物,青史留名!